Sunday,December,06,2015
详细图文可参见《人像摄影》15年10月期-卷心菜摄影专栏
1.色调风格与光线、道具搭配有很大关系,能不能从整体上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种干净甜美又有质感的影调的控制思路?
A:国内的新生儿摄影难度很大,自然光上门拍摄是客户最普遍的选择。每家每户不同的光线、不同的拍摄空间,不同的拍摄氛围,这非常考验摄影师现场随机应变的能力。
如何拍摄干净甜美有质感的照片我想分开来谈一下。
我理解的新生儿照片干净主要是突出焦点。在拍摄中,主角就是宝宝,道具服饰背景只能起到配搭的作用。拍摄时选择的视角和焦点都要以宝宝的脸为准,大光圈模糊背景,让观者在看到照片时能迅速注意到焦点,这样才能让画面更主题突出,所谓干净一点。
甜美是需要宝宝合理和标准的摆姿来展现的,这样的照片才能给人感觉到宝宝非常舒服和自然。所谓合理就是在使用不同的道具时采用适合的摆姿。比如桶类道具就不可能给宝宝采用卧姿,采用趴姿才是合理的选择,当然趴姿就可以通过摆放手和头变化出很多姿势。而所谓标准就是在摆放各类姿势时要注意保证宝宝的脸不变形,没有父母喜欢眉头紧蹙、脸部变形的宝宝,这就需要通过技巧来实现。
至于质感,就需要对自然光合理的运用。首先我想说的是,虽然摄影的风格没有标准来衡量,但我认为光线首先要保证方向正确,没有多少人喜欢光线用反的照片。其次是每家的窗户高度大小颜色不一样都给我们增加了很多难度,要在一定的光线数量下尽可能改变光线的质量为我们所用,我的秘诀只有一个,用柔光板辅以反光板。看似很简单,但在狭小空间和没有多余人配合的情况下,怎样合理使用柔光板和反光板这也需要技巧和经验了。
2.新生儿摄影的基本调修思路(列几条原则和核心环节就可以)
A:新生儿摄影后期调修也是难点之一。大部分刚出生的宝宝皮肤有蜕皮、黄疸、肤色不均匀等各种情况。修饰时要逐一解决这些问题,原则是既要保证清晰自然真实、又要通过艺术风格来突出焦点。
我的后期调修步骤简略分为4个环节,一是去除杂质和穿帮,这就包括了显著的蜕皮、穿帮的布景和道具,用到的工具一般为修复工具和盖印图章工具。
二是肤色调修环节,在这个环节就要精心调整肤色,包括黄疸、肤色不均匀、红斑、胎记等各种吸引注意力的因素。这个环节我也尝试了很多国外新生儿摄影师制作的动作,不过都不太适合亚洲宝宝,原因很简单,欧美宝宝肤色偏白偏青,需要加黄,而亚洲宝宝需要去黄。所以在这个环节我自己制作了一套动作来修饰。
第三个环节就是增加艺术效果,我认为新生儿摄影中的照片适合用暖色调,不太适合用冷色调。所以在这个环节我通过自己的动作增加环境光、朦胧感、暖色暗角等效果,当然不同的照片用不同的效果。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锐化和微调后出片。
3.选1-2个有典型性的调修实例做基本的步骤分析。
我的工作流程到后期修饰时我通常是LightRoom和PhotoShop配合使用,由于拍摄时是采用的RAW格式,拍摄完后导入到LightRoom中后先粗修,一般是调整曝光度、色温、色调、降噪、镜头校正等。精修时再转为PhotoShop中进行修饰。
看这个数据就知道当时的自然光线非常暗,导入LightRoom后先适度降噪和调整曝光度、以及色温色调,以还原当时现场所见为准,再转入PhotoShop中进行精修。
进入PhotoShop中先通过移动图层进行构图处理,再进行前述中第1步去除杂质和穿帮,并适度磨皮处理;第2步用我自己制作的动作方式处理肤色;第3步适度进行镜头模糊艺术处理;第4步高反差锐化加D&B处理细节。
保存进入LightRoom中再进行微调并加暗角处理就基本完成整个精修工作流程。